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排查身边灾害隐患”。近日,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公布2024年度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典型案例(按照省级行政区划排序),重庆武隆“6·28”长田坎滑坡灾害避险案例,凭借科学预警与高效应对成功入选。
2024年6月28日凌晨,受强降雨影响,重庆市武隆区长坝镇鹅冠村叶家堡组长田坎滑坡发生灾情,造成坡体上3栋房屋损毁,直接经济损失约120万元。因提前撤离受威胁居民32户55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该点于2020年6月被纳入群测群防系统。同时,根据 1:1万精细化调查成果,该点因地处地质灾害高易发、高风险区,被纳入武隆区重点防控区。2024年6月26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气象局针对武隆区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武隆区按“防重点、重点防”的要求,对全区隐患点实施提前撤离避让,其中长田坎滑坡范围内受威胁较大的12户21人撤离避让。6月27日,武隆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升级为红色预警,当地随即扩大范围撤离18户30人。 6月28日凌晨,该滑坡监测设备发出短临预警,经现场核查发现变形加剧,武隆区再次扩大范围撤离周边居民2户4人,封闭进入滑坡区域的所有道路,并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防止相关人员回流。
据悉,武隆区是重庆市第一批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试点区县之一。强降雨期间,武隆区紧盯预警信息,滚动研判,组织“四重”网格人员和市级、部级专家加密会商研判,先后三次适时采取点上部分撤离、全部撤离和面上扩面撤离,逐步撤离受威胁群众,妥善安置,成功避免了人员受伤或死亡。(陈雨)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一系列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之后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重点是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总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将有机会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将来有几率会成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这是不久前,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冬虫夏草学名叫“中华线虫草”,其实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线虫草在白垩纪就已经寄生蚂蚁的基干类群,学会了“操控蚂蚁”,而这类寄生蚂蚁的线虫草,正是如今最繁盛的一支。
来自NASA的3位科学家分析了2020—2024年间坠落地球的523颗“星链”卫星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的轨道变化。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很多科学家担心“星链”卫星可能会以人们尚不了解的方式破坏大气层。